2020年國慶節(jié)前,天津市體育局向中國體育博物館移交了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舉辦的第13屆全國運動會珍貴實物資料和部分文書檔案等,包含火炬、火種燈、獎牌、吉祥物、成績冊、秩序冊、門票樣票、開閉幕式證件樣張、服裝、紀念郵票、運動項目冰箱貼等400多件(套)實物資料。
第13屆全運會是黨的十九大前舉辦的國內(nèi)水平最高、規(guī)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,也是北京申冬奧成功和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(zhàn)略后舉辦的一次重要綜合性運動會。本屆全運會推出多項創(chuàng)新舉措——設立群眾比賽項目;邀請高水平華人華僑運動員參賽;不設金牌榜、獎牌榜;邀請教練員與獲獎選手一起登臺領獎等,生動詮釋了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辦賽理念,翻開了“全民全運”的新篇章。東道主天津市和有關部門本著“創(chuàng)新、安全、節(jié)儉、綠色、精彩”的理念,為體育健兒搭建起奮力拼搏的廣闊舞臺,為全國人民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體育盛會。
會徽主體形象由“津”、“十三”、“張開雙臂的人形”和“海河”等元素組合構成“火炬”的造型,整體詮釋了全運會“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”的主題。用書法書寫的“津”字體現(xiàn)中國文化特征,傾斜角度和手寫的“13”給人以強烈的運動感,“張開雙臂的人形”寓意喜迎八方來賓,敞開胸懷、擁抱世界,體現(xiàn)出天津盛世同心的開放包容的心態(tài)。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(diào),既體現(xiàn)體育精神,又幻化為奔向未來、承載夢想的彩帶,也象征天津海河。
第13屆全運會火種燈和火炬
火炬名為“渤海激浪”,以海河浪花與亮麗的彩云為基礎圖案,外觀顏色為銀白色鏤空工藝及藍紫色漸變色彩?;鹁娌捎镁C合材料工藝制造,使用丙烷氣源,在無風環(huán)境下靜態(tài)燃燒時火焰高度達到250-300mm,持續(xù)燃燒時間長達10分鐘,在海拔4500米以下,以及氣溫為-15℃至45℃的溫度差之間的環(huán)境下都能保證穩(wěn)定的燃燒狀態(tài),還能抵抗大雨和6級大風的干擾。整體寓意天津地處渤海之濱,在發(fā)展大潮中擊楫奮進,不斷進步的精神。
第13屆全運會吉祥物“津娃”
吉祥物“津娃”,形象詼諧幽默、生動可愛,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天津特色。“津娃”身著象征富貴、吉祥、幸福的牡丹花圖案服裝,寓意祖國繁榮富強,也預示著中華民族全面實現(xiàn)小康社會和實現(xiàn)中國夢的美好愿望;腳穿津門虎頭鞋,手持紅綢帶,營造出了虎虎生威、紅紅火火、團結奮進、歡樂祥和的氛圍,表現(xiàn)出了東道主天津人民歡迎祖國各地賓客、預祝運動會取得圓滿成功的美好心愿。
第13屆全運會獎牌
第13屆全運會志愿者服裝
第13屆全運會開閉幕式證件清樣
在第13屆全運會上,超過2萬名運動員角逐33個競技體育項目和19個群眾體育項目的543個獎項,有3人1隊4次超4項世界紀錄,有2人3次超3項亞洲紀錄,有9人1隊11次創(chuàng)11項全國紀錄。由天津市體育局移交的這批珍貴的實物和文書資料,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體育博物館的全運會系列藏品的館藏,也為我國全運會歷史文化的傳承、發(fā)展作出了貢獻。